香港的警匪片已经成一( yī)种类型片了,在很多年的( de)发展中,警匪片带着匪气( qì)和正气,善恶交战却往往( wǎng)善恶难分,这个苗头就是( shì)从无间道开始被带起来( lái)的,作为当初的救市之作( zuò),这部电影被拍了三部,还( hái)被日本、美国翻拍,成为一( yī)代香港电影经典,他如此( cǐ)吸引人,但是剧情说白了( le)也就是抓卧底、抓叛徒的( de)故事,一个抓卧底的故事( shì)讲得跌宕,还充满着道德( dé)的困境,剧情矛盾层层叠( dié)加,最后甚至矛盾无解只( zhǐ)能用佛家的思想来寻求( qiú)答案。 过瘾又好看,不愧一( yī)代经典。 这场风暴的核心( xīn)其实有四个人:刘建明、陈( chén)永仁、黄志诚、韩琛。一个一( yī)个看,每一个都是在无间( jiān)炼狱中受苦的人。 “以前我( wǒ)没得选,现在我想做个好( hǎo)人” 刘建明,是集中了最核( hé)心矛盾于一体的人,这句( jù)经典台词是他在天台给( gěi)陈永仁说的,也一定是他( tā)在内心给自己说过无数( shù)次的,刘建明身上有这部( bù)电影核心的道德困境,刘( liú)建明不知道什么是好人( rén)什么是坏人,一个内心想( xiǎng)当好人,但被迫做了坏事( shì)的人算不算是好人?在命( mìng)运没有选择的时候做的( de)事,那些被迫做的事,到底( dǐ)该不该为此承担道德审( shěn)判?伦理困境的问题,“命运( yùn)”和“选择”矛盾的问题,这两( liǎng)者他都无法回答。 另一方( fāng)面,他内心的挣扎过程也( yě)同时表现了他自我认知( zhī)的困境,“不守规矩的人,就( jiù)像他这样,滚蛋,有没有人( rén)想跟他换?”这句话两次出( chū)现,他都在内心回答“我想( xiǎng)跟他换”,无论是在警校的( de)时候还是在最后在陈永( yǒng)仁的墓旁,可见他的内心( xīn)挣扎从来就没有解脱过( guò),他想从一开始就成为一( yī)个“好人”,挣脱自我认知的( de)困境,哪怕最后葬身大楼( lóu)里,但是可笑的是,他连承( chéng)受惩罚的机会也没有得( dé)到,最后他成了那个活到( dào)最后的人,电影结束黑屏( píng)字幕:“佛曰:受身无间者永( yǒng)远不死,寿长乃无间地狱( yù)中之大劫。” 寿长乃无间地( dì)狱中之大劫,乃刘建明多( duō)活的每一天都要接受内( nèi)心无休止煎熬之大劫。 “明( míng)明说好的三年,三年之后( hòu)又三年,三年之后又三年( nián),就快十年了老大。” 在多数( shù)人印象中,陈永仁都是比( bǐ)刘建明更令人印象深刻( kè)的角色。这句台词据传是( shì)梁朝伟自己改的,原来的( de)那句直接说的九年,这一( yī)改,三年又三年,原来过了( le)这么久了。用他的话来说( shuō),都快忘了自己是警察还( hái)是古惑仔了,他被戴上面( miàn)具演了将近十年的古惑( huò)仔,连睡觉也不能说出真( zhēn)话,只有在李心儿的心理( lǐ)诊所里敢有点骄傲地给( gěi)她说:“我给你说,其实我是( shì)警察”。这个睡觉也睡不着( zhe)的警察,不断说我都快忘( wàng)了自己是不是警察了的( de)警察,在天台上用枪指着( zhe)刘建明,一点也没犹豫地( dì)说:“对不起,我是警察。” 对不( bù)起,没得选,都当了九年古( gǔ)惑仔了,我还是没忘掉我( wǒ)是警察。 “明明我已昼夜无( wú)间踏尽面前路,梦想中的( de)彼岸为何还未到”,无间炼( liàn)狱里最值得同情的人就( jiù)是这个没有得到过一天( tiān)警察身份的警察,他认为( wèi)自己是个警察,他是真的( de)警察。 “那个警察硬骨头,他( tā)们把他抓了上去,足足打( dǎ)了十分钟,十分钟。” 还有一( yī)个警察,一直都有警察身( shēn)份,人物设定看起来单调( diào)乏味,但是却是第一个领( lǐng)盒饭的角色。黄志诚,黄警( jǐng)司看起来就是呆板老成( chéng),谈不上年轻的热情,第一( yī)次围攻韩琛时他就一句( jù)“工作嘛,这次不行下次咯( gē)”。看起来他是一个躲在卧( wò)底背后的安全位置的领( lǐng)导,让陈永仁三年又三年( nián)地卧底在危险的老巢里( lǐ),自己在警局里准备着收( shōu)获成果。 但是,在接头之后( hòu),把自己留下选择了坐电( diàn)梯离开,而让陈永仁先走( zǒu),最后被杀,这时候难说他( tā)不是出于保护这个九年( nián)卧底的目的。傻强在死前( qián)给陈永仁说那个警察是( shì)个硬骨头,这个硬骨头警( jǐng)察早就已经把生活、命和( hé)工作看作一体了,他应该( gāi)也从不觉得一个警察置( zhì)身危险境地是什么值得( dé)被认为特别伟大的事,这( zhè)就是他们的工作和“道”,所( suǒ)以他和陈永仁一样,随时( shí)做好和对手们同归于尽( jǐn)的准备。 他被扔下楼,砸死( sǐ)在陈永仁面前,血肉模糊( hú),那首叫《再见,警察》的歌响( xiǎng)起,这首歌的歌名就是他( tā)的最合适的注脚。 “算命的( de)说我是一将功成万骨枯( kū),不过我不同意,我认为出( chū)来混的,是生是死要由自( zì)己决定。” 韩琛就是一个很( hěn)简单的人物,简单的坏,贩( fàn)毒、杀人、黑老大、狠角色,一( yī)开始进警局就对黄警司( sī)说:“你见过有人去殡仪馆( guǎn)跟死尸握手吗?”但是却没( méi)想到,他一手栽培的进入( rù)警局的卧底最后背叛了( le)他,他也最后被这个卧底( dǐ)所杀,正邪较量,核心的较( jiào)量是发生在亦正亦邪的( de)人之间的,他这样纯正的( de)最大反派,其实反而不是( shì)正邪较量的焦点所在。 最( zuì)后刘建明在地下车库击( jī)毙他时说,这是他自己挑( tiāo)的。这是多年前他对刘建( jiàn)明说的话,进不进警局,让( ràng)刘建明自己挑,但是做一( yī)个黑老大,这是韩琛从来( lái)没变的选择。 对刘建明来( lái)说他不想再摸黑走路了( le),对韩琛来说,自己挑的路( lù),摸黑也要走。 说完了人物( wù)来谈谈技巧,这部电影有( yǒu)很多细节值得慢慢思考( kǎo),最重要的矛盾爆发点就( jiù)是那三段天台的戏,第一( yī)段是黄志诚与陈永仁在( zài)天台上第一次接头,陈永( yǒng)仁对卧底生活牢骚满腹( fù),但是还是给黄志诚提供( gōng)了韩琛集团接收毒品的( de)内部信息,黄志诚给陈永( yǒng)仁递过一个信封,里面装( zhuāng)了一个手表,陈永仁以为( wèi)那是窃听器,黄警司告诉( sù)他那是送给他的生日礼( lǐ)物。他们的关系是领导和( hé)下属的关系,但是也同时( shí)惺惺相惜,他们是在警察( chá)这条路上勾肩搭背的两( liǎng)个人,没得选,这就是命运( yùn)的安排。 第二次的天台是( shì)伴随着黄警司之死的剧( jù)情的,他们的行踪被刘建( jiàn)明发现,他们匆匆离开天( tiān)台,黄志诚让陈永仁走楼( lóu)梯,他自己走电梯,就差一( yī)点,他就错过古惑仔了,然( rán)而并没有被错过。当陈永( yǒng)仁下楼后装作刚到一样( yàng)地绕回楼前时,黄警司的( de)尸体也刚好砸在了他面( miàn)前,他的表情中集合了惊( jīng)讶、麻木、恐惧、悲痛,刚才还( hái)在楼上跟他聊天的那个( gè)人现在头破血流曝尸街( jiē)头,这个唯一有他警察档( dàng)案的黄警司被杀了,那他( tā)的警察身份如何再找回( huí)来?有悲痛,有惊恐,更多的( de)是震惊,这些情绪全部集( jí)中在此刻的陈永仁的脸( liǎn)上,这是整部电影里梁朝( cháo)伟表情最夸张的一幕,每( měi)一个毛孔都在扩张,如此( cǐ)激烈的表演被配上了十( shí)分平静的纯人声哼唱的( de)丧曲《再见,警察》,对比很强( qiáng)烈,内心很复杂。 最后一段( duàn)天台就是最著名的陈永( yǒng)仁和刘建明的天台对峙( zhì),刘建明想要承认自己的( de)卧底身份,不愿意再戴着( zhe)警察的面具忍受煎熬,但( dàn)是在天台上,他仍然在为( wèi)自己争取,最著名的那句( jù)台词,“我以前没得选择,现( xiàn)在我想做个好人”说得很( hěn)辛酸,我们都没得选所以( yǐ)只能先违心,可是我真的( de)想做一个好人,但是接到( dào)的回答是“跟法官说,看他( tā)让不让你做个好人”,这是( shì)冷漠的回答,但是却是现( xiàn)实的回答,事实上我们所( suǒ)有人的生活大多数时候( hòu)都是没有选择的,被逼上( shàng)天台,被逼着让人拿枪指( zhǐ)着自己说“跟法官说”,我们( men)不用可怜此时的刘建明( míng),也不用苛责此时的陈永( yǒng)仁不给他机会,因为我们( men)其实每个人都经常在这( zhè)样的境地中,没有选择,央( yāng)求后,得到的是现实世界( jiè)冷漠的回答,我们不会去( qù)咒骂现实,而会去反思为( wèi)什么自己要走到这一步( bù)才知道后悔,但是,又是但( dàn)是,反思的结果往往是,“我( wǒ)以前没得选择”,我也不想( xiǎng)被逼上天台才后悔,但是( shì)我每一步都没得选择,去( qù)读书去考学我们没得选( xuǎn),去争取本来就不多的发( fā)展机会,去挤去拼,我们没( méi)得选,那么最后我们回顾( gù)生活,怎么感觉很乏味,很( hěn)没意思,“过去我没得选择( zé),现在我想做个有趣的人( rén),去做我想做的事”,得到的( de)回答往往是“你去跟时间( jiān)说啊,你已经没有年轻人( rén)的精力了,看看老天爷给( gěi)不给你那么多的时间”。这( zhè)只是一个例子,事实上我( wǒ)们生活中处处是无奈,此( cǐ)刻的刘建明的状态是有( yǒu)普世性的,在有机会去选( xuǎn)择的时候,抓住机会,不要( yào)最后用“过去我没得选”来( lái)搪塞被浪费的选择机会( huì)。 再说到这部电影的一个( gè)重要的处理手法:回忆闪( shǎn)回。其实并不是特别新颖( yǐng)的技巧,但是在电影中的( de)多处都有,尤其是最后刘( liú)建明在陈永仁的墓前回( huí)望过去,闪回到他在警校( xiào)看到陈永仁被开除的场( chǎng)景时,他的那句“我想跟他( tā)换”,让人感受到了一个想( xiǎng)做“好人”的人面临的困难( nán)的处境,此时的他就是在( zài)无间炼狱中煎熬不得救( jiù)的人,他试过自救,去天台( tái)找陈永仁坦白,但是陈永( yǒng)仁的被杀让他连这一次( cì)自救的尝试也失败了,依( yī)然是“命”,依然是无奈的“我( wǒ)没得选择”。活下来的那个( gè),还不如死了的那个,无论( lùn)是在九年前在警校时,还( hái)是现在在墓前,他都是在( zài)羡慕陈永仁的那个。 电影( yǐng)还有一些其他值得推敲( qiāo)的部分,比如说那个通往( wǎng)天台的电梯,极其富有隐( yǐn)喻意义的电梯井,电梯的( de)场景在片头就出现了,要( yào)是把核心矛盾集中发生( shēng)的天台看作是无间地狱( yù),那么这部通往天台的电( diàn)梯其实就是通往无间地( dì)狱的路了,也就是“无间道( dào)”的隐喻。通往天台的路看( kàn)起来好走,其实却被堆满( mǎn)了尸骨,黄警司在这部电( diàn)梯里被反派抓住打死,陈( chén)永仁被警局的另一个卧( wò)底在电梯中射杀,而那个( gè)射杀陈永仁的卧底又被( bèi)刘建明在电梯中杀死,正( zhèng)义不会轻易获胜,甚至正( zhèng)义和邪恶的区别我们也( yě)不容易看清,正义与邪恶( è)在电梯中较量,个人心中( zhōng)的正邪两面也在电梯中( zhōng)争斗,电梯就是最缩影的( de)无间道。还有就是本片中( zhōng)最重要的线索道具:被陈( chén)永仁写上“標”字的信封,他( tā)根据这个信封知道了刘( liú)建明就是卧底在警局的( de)反派,而刘建明也因为知( zhī)道陈永仁看到了信封而( ér)删除了他的档案,最后引( yǐn)出最后一场天台的剧情( qíng),可以说那个信封就是线( xiàn)索。最后就是两个重要的( de)配角,一个是刘建明的女( nǚ)友,喜欢写小说的Mary,编剧借( jiè)她之口点出了本片最核( hé)心的伦理问题:“有向好之( zhī)心,却做坏事,应该有怎样( yàng)的结局?”这个问题太难回( huí)答,最后也没能回答,只能( néng)以佛家《涅槃经》作结,另一( yī)个人物是心理医生李心( xīn)儿,陈永仁只能在她的诊( zhěn)所才能安心睡着,她的存( cún)在是衬托陈永仁内心煎( jiān)熬的,同时她还帮陈永仁( rén)最后恢复了身份,使剧情( qíng)完整。 这部电影最吸引我( wǒ)们的其实就是里面透露( lù)出来的浓浓的港味和情( qíng)怀感,“情怀”这个词中国人( rén)很喜欢,这个词内涵很丰( fēng)富,很“中国”,它的意思只可( kě)意会不可言传,翻译不成( chéng)贴切的英语,情怀说出口( kǒu),总伴着一点沧桑,有点哀( āi)而不伤,有点激扬,可以带( dài)着对理想主义着迷的神( shén)态又可以有种世间万事( shì)都不在意的潇洒,陈永仁( rén)在小巷子里把自己藏起( qǐ)来对警察的殡仪车敬了( le)一个礼,黄志诚在天台递( dì)过去的信封里装了一块( kuài)没有窃听器的表然后笑( xiào)着说:“二十五号是你生日( rì)嘛,臭小子”,李心儿站在楼( lóu)顶的墓碑前盯着黑白的( de)相片自顾自地念叨:“你好( hǎo)吗,警察”,以及最后刘建明( míng)如多年之前同样的语调( diào)望着镜头说“我想跟他换( huàn)”。 这都是“情怀”,情感与理想( xiǎng)融为一体,深吸一口烟,吐( tǔ)在空气里,回想过去,笑骂( mà)一句“去他妈的”。 去他妈的( de),人生万事,谁知前路,别拿( ná)善恶扣帽子,做错了什么( me),大不了堕我入无间地狱( yù),反正走上这条路就没想( xiǎng)回头。 去他妈的,不管怎么( me)样,我还是想做个好人,没( méi)有机会等机会,有机会抓( zhuā)住机会,不拿善恶扣帽子( zi)是别人的想法,反正要是( shì)有的选,我还是想当善的( de)那头。 要死可以死,要活好( hǎo)好活,要是没得选也不要( yào)后悔。 做警察嘛,就是这样( yàng)咯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