已成为传奇的李昌镐,是( shì)如何成为传奇的。我最初( chū)以为影片的主题是这个( gè)。少年的成长是最初找到( dào)自己的过程,然后确认坚( jiān)持下去。而他的师父,一位( wèi)成功的中年旗手的道路( lù)更为艰难。后者必须在失( shī)利后重新找到自己。师生( shēng)尊卑的区分,让李昌镐与( yǔ)师父曹薰铉的关系很是( shì)微妙。从道理上看,师父理( lǐ)应见证弟子的成就超越( yuè)自己,但师父尚未退出棋( qí)坛,职业比赛中双方是平( píng)等对敌的。“弟子不必不如( rú)师,师不必贤于弟子”,韩愈( yù)的原话是指年龄相仿的( de)人士彼此师法学习,没有( yǒu)细说德高望重的师父如( rú)何与实力强劲的弟子对( duì)敌。倘若这个故事发生在( zài)《左传》里,结局是可以想见( jiàn)的。但电影中故事发生的( de)时代,平权和公正已开始( shǐ)变成共识,体育比赛是这( zhè)种共识的乌托邦。
影片里( lǐ)有个奇怪的角色,玄奉植( zhí)饰演的团队成员年长于( yú)李昌镐,但按辈分而论是( shì)天才少年的晚辈。他口头( tóu)一再抱怨辈分和年龄的( de)反差让人不适,一方面不( bù)得不在礼数上尊重李昌( chāng)镐。我后来领悟这个角色( sè)的一种价值了。如果年龄( líng)小的弟子后来居上,师父( fù)如何在平等对弈中自处( chù)?表面上,他失去了自己的( de)优势,直至一败涂地。实际( jì)上,他获得了和当年的自( zì)己同样的机会:在逆境中( zhōng)再次成为一个新人。师父( fù)的消沉阶段,正是为了这( zhè)种觉悟,而新的机缘正来( lái)源于这种自我认知。当师( shī)父重新从预赛做起,一步( bù)步成为挑战者之时,他的( de)棋艺和青春都重生了。
这( zhè)部影片的精髓就写在影( yǐng)像和台词里:围棋的对弈( yì),是面对原来的自己,击败( bài)他,再做个新的自己。棋如( rú)人生,艰难无比,但心随境( jìng)转,也不过如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