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出预想的好看!而且后( hòu)劲很足。
从一个17岁女孩子( zi)的角度,讲述的不仅仅是( shì)“成长的烦恼”,还有更多的( de)是让你可以反复思索的( de)那些人生小火花。
什么是( shì)家庭,到底是拖累你的负( fù)担,还是支持你前行的力( lì)量;
究竟谁是弱势?身有残( cán)疾的听障家庭的3口人,还( hái)是活在3+1的唯一一个健全( quán)人?
面对人生的磨难我们( men)真的就必须被动地挨下( xià)去算了?还是我们有真的( de)拥有更多的选择权,最后( hòu)在经历了一切后再回归( guī)原点?
幸福与不幸应该如( rú)何定义?
其实我真的思绪( xù)万千,想了好多,我试试看( kàn),能不能先整理出一点点( diǎn)完整的想法哈!写到哪里( lǐ)就算哪里吧。
1“幸福与不幸( xìng)”
国内最近几年有很多以( yǐ)听障人士生活为题材的( de)电影,进电影院前,我本来( lái)觉得这个题材应该多少( shǎo)有点“重”而且比较“苦情”。但( dàn)电影整体感觉即温暖又( yòu)美好,而且我最后还被温( wēn)暖哭了!哎,眼浅。
原本听障( zhàng)是生理缺陷,按照常理,应( yīng)该是不幸的,但一场电影( yǐng)看下来,我还挺喜欢这一( yī)家人的,而且在我的内心( xīn)标准中,这是绝对幸福的( de)一家!
首先老爸老妈恩爱( ài),并不是传统的正襟危坐( zuò)的那种父母,父母关系好( hǎo)是全家幸福的基石!
内敛( liǎn)而腼腆的哥哥,属于闷骚( sāo)型“安静的美男子”,
还有充( chōng)满活力的妹妹——女主喻延( yán),她是他们全家的耳朵和( hé)唇舌,解决全家对外沟通( tōng)的所有问题,独一无二也( yě)必不可少!
而且他们家还( hái)有一只狗!虽然狗子话不( bù)多,但有狗成员的家庭绝( jué)对是幸福+1的!
当然,关于电( diàn)影里“家庭幸福”感,我觉得( dé)不光是来源于4个演员和( hé)一只狗的表演,电影在其( qí)他地方也暗暗地下了不( bù)少功夫。
我自己是个画画( huà)的,所以我对色彩光影比( bǐ)较敏感,仔细留意下,大多( duō)数和“家”有关的戏,色彩都( dōu)特别温馨美好。
(又或者因( yīn)为题材本身是聋人的无( wú)声世界,所以某个程度上( shàng)来说,所以电影里运用了( le)更丰富的色彩和氛围光( guāng)影,让我能感受到了不同( tóng)层次的细腻感情也说不( bù)定哈。)
比如喻延在房间里( lǐ)和同学练习发声的那一( yī)段,当火车经过时,(按照普( pǔ)通人的理解,其实住在靠( kào)近火车的地方,大概房子( zi)会经常挺吵的吧?)突然房( fáng)间里出现了美好而温暖( nuǎn)的光线,婆娑而缓慢流动( dòng)的色彩和光影下,一对少( shǎo)男少女被笼罩在浪漫而( ér)安静的小屋中。

又比如:不( bù)光是妹妹喻延的房间,他( tā)哥哥的房间从荧幕中轻( qīng)轻划过,都有一种温暖而( ér)内心安宁氛围。

而这种美( měi)好的光影也存在于她的( de)小家的各个角落,映照着( zhe)家里每一个人。

温暖的颜( yán)色乎就代表着这个小家( jiā)庭的整体情绪:温暖、安静( jìng)、让人觉得有着某种浪漫( màn)的美感。
所以电影从头到( dào)尾,虽然充满了少女的烦( fán)恼,却也渗透着整个家庭( tíng)幸福的温馨与美好!
2、如何( hé)定义“弱势”
我看过不少以( yǐ)听障人士为题材(应该说( shuō)是为主角)的影片,但以听( tīng)障人士的家人为第一视( shì)角的电影,国内啊,真的是( shì)很少。
在普遍的社会价值( zhí)里,我们都认为:“身有残疾( jí)的人,身残志不残,作为普( pǔ)通人,我们应该理解他们( men),帮助他们”。这句话听着像( xiàng)一个口号一样,对吗?
我们( men)大多数人都幸运的自己( jǐ)不残疾,而且幸运的身边( biān)没有听障家人。所以我们( men)的口号空洞而说的舒舒( shū)服服,轻轻松松。
而真正拥( yōng)有听障人家庭的“家属”这( zhè)一身份,并*不*好*当!
电影里( lǐ)一开始就清清楚楚的告( gào)诉我们他们一家三口是( shì)“聋人”(而不是聋哑人,他们( men)并不哑!)相对他们而言,我( wǒ)们所谓的不聋的人,是“听( tīng)人”。对于听人的我们来说( shuō),我们只知道他们弱势,他( tā)们用手语比比画画沟通( tōng)。但这些“聋人”的艰辛,只有( yǒu)他们自己和家人才知道( dào)。
作为家属,这种艰辛中,有( yǒu)时候受得“夹板气负能量( liàng)”甚至更多。

算错钱段就特( tè)别明显:
其实真正算错钱( qián)是老妈,她能感受到的客( kè)人的怒气,来自于客人不( bù)开心的表情,快速的嘴唇( chún)动作,以及并非手语的挥( huī)动的双臂,她能感觉到“出( chū)事了”却无法判断清晰是( shì)什么事,如何解决,这个使( shǐ)她焦急。
和妈妈比起来,身( shēn)为听力健全的女儿,积极( jí)的处理问题,给客人打折( zhé),解决纷争,并劝老妈别生( shēng)气的同时,她直接面对客( kè)人的气势汹汹的语言攻( gōng)击,特别是当客人在恶言( yán)恶语中加入对“聋人”这一( yī)身体缺陷的攻击。
身为一( yī)家人,你会听在耳里,气在( zài)心里,因为普通人无法理( lǐ)解“聋人”的痛苦,可以言语( yǔ)攻击,但聋人自己也听不( bù)见,所以身为家人,“帮助残( cán)疾人“这句口号中的实际( jì)功能,更多了一层是“夹板( bǎn)气的中间那层吸收负能( néng)量的海绵”。
又比如:老爸开( kāi)车听不到喇叭会被人开( kāi)着车窗骂,作为爸爸就只( zhǐ)能莫名其妙并不予理会( huì),而具体听到对方骂人具( jù)体内容的却是听人的女( nǚ)儿。
再比如:回忆的隧道中( zhōng),因为哥哥的听障而兄妹( mèi)俩被同龄人欺侮,在那段( duàn)阴暗潮湿的隧道中,哥哥( gē)的记忆中伴随着身体上( shàng)被拳打脚踢的痛苦,而“听( tīng)人”妹妹的记忆中同时伴( bàn)随着“小聋包”“小哑巴”等侮( wǔ)辱性词汇以及惊吓与迷( mí)失不知所措的情绪。
诸如( rú)此类,其实女主喻延作为( wèi)残疾人的家属,她所承担( dān)的桥梁任务并不轻松,在( zài)健全人的社会体系中,残( cán)疾人是“弱势”群体,而喻延( yán)在三比一的聋人家庭中( zhōng),健全人的她却也是“弱势( shì)”!她的家人既不能理解音( yīn)乐带个她的快乐,也不能( néng)理解“排练”是什么,更不能( néng)体会到在“聋人”与“听人”的( de)沟通纷争中,喻延默默接( jiē)下的有声的语言带来的( de)负能量。
而且这种“弱势”是( shì)夹在两个群体中的,反被( bèi)两边都忽视的“弱势”。因为( wèi)所有人(健全人)都认为“帮( bāng)助残疾人”是她与生俱来( lái)的责任!而她的家人也觉( jué)得她是这个家庭里必不( bù)可少的一个重要窗口。

反( fǎn)过来,夹在中间,她才是个( gè)人感受最感到被忽视的( de)人,因为她只有责任和义( yì)务,却少了选择自己梦想( xiǎng)飞到远方的自由……
所以作( zuò)为唯一的健全人,她就必( bì)须要“懂事儿”,“顾家”,甚至放( fàng)弃做自己……
我想所有人都( dōu)有过青春的叛逆,觉得家( jiā)里的父母无法理解自己( jǐ),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追求( qiú),感到无法沟通,恨不得马( mǎ)上飞向远方,但喻延对音( yīn)乐的追求却更加困难,音( yīn)乐带给人的快乐要怎样( yàng)和聋人的父母解释呢?为( wèi)了他们世界里完全不存( cún)在的东西而让他们来支( zhī)持自己,这个问题比不同( tóng)人和父母的代沟更加难( nán)解。
同时这种自我的追求( qiú),还需要带着放弃照顾家( jiā)人的责任的内疚感,这个( gè)和传统意义的“懂事”“顾家( jiā)”是唱反调的。
说到唱反调( diào),突然想起电影里另外一( yī)个角色:叔叔

叔叔在整个( gè)故事里看似最“反面”的人( rén)了。
叔叔也是从小在父亲( qīn)以及哥哥都是聋人的环( huán)境里长大的。他和喻延是( shì)同病相怜的“弱势”。只是叔( shū)叔主动做了反向的选择( zé)。他选择放弃。
叔叔出现的( de)第一场和哥哥对话的戏( xì),就是“手语我忘了”,(真的忘( wàng)了么?后面看到父亲视频( pín)那段,明显叔叔脸上的眼( yǎn)泪绝对表示着手语的每( měi)个字他都没忘。)叔叔的表( biǎo)现,代表着他主动放弃了( le)这个“家属”的身份和责任( rèn)。
叔叔说:“我离开了,这有错( cuò)吗?”人生本来也不是判断( duàn)题而是选择题,没有对错( cuò),只有选择。
这份重任本来( lái)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扛得( dé)起的。


喻延和父母“吵架”这( zhè)段,明显宣泄的真实的感( gǎn)情,其实和他叔叔根本就( jiù)是如出一辙,在一个三比( bǐ)一的家庭里,“听人”的她才( cái)是弱势。
在外你需要维护( hù)他们,保护他们、帮他们沟( gōu)通,在内需要放弃自己而( ér)成全他们,同时他们并不( bù)完全理解和知道你为他( tā)们都承担了些什么!不是( shì)他们要求你这样的,也许( xǔ)只是习惯了这样……大家都( dōu)习惯了你的存在和付出( chū),所以才更觉得自己被忽( hū)视。

我特别喜欢喻延骑自( zì)行车那一段。那一瞬间她( tā)“放手”任由自行车慢慢前( qián)行,看起来有一种说不出( chū)的轻松和快乐。这个是她( tā)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做到( dào)的,在她的特殊家庭里,她( tā)不敢放手,也无法放手,反( fǎn)而当她沉浸在音乐的世( shì)界里,写歌、弹琴、排练和有( yǒu)共同爱好的男孩子一起( qǐ)跳跃、摆脱地球引力几秒( miǎo)钟……她看起来更像个17岁女( nǚ)孩该有的样子。
这个矛盾( dùn)重重的女孩让你觉得她( tā)更可爱,也更真实。
3、面对人( rén)生的矛盾与磨难我们真( zhēn)的就必须被动地挨下去( qù)算了?
片头一开始,伴随着( zhe)红头发的喻延的登场,对( duì)白中传来喻延对于两个( gè)自我的矛盾,以及对于人( rén)生成长中的矛盾与磨难( nán)应该如何应付的理解,,我( wǒ)很惊讶的发现,她的哲学( xué)居然是:挨过了这个,熬出( chū)头,还会有下一个!
我当时( shí)就想:妈呀,这姑娘也太……负( fù)面了吧?
但随着故事的推( tuī)进,我开始理解她的困境( jìng)和作为17岁拥有梦想的女( nǚ)孩的那种矛盾,一直到她( tā)再次走进记忆的隧道,带( dài)着儿时的自己,大步迈出( chū)走过那段痛苦而悠长阴( yīn)暗的记忆,耳边传来她的( de)自言自语:我们总要尝试( shì)着为自己的梦想努力一( yī)次,哪怕也许最后我们还( hái)会回来。
人生有些东西我( wǒ)们无法选择:
比如你的父( fù)母,你的名字,不管你喜不( bù)喜欢,想不想要,都由不得( dé)你,
但是……
你想过怎样的人( rén)生,却是可以选择的!
当喻( yù)延带着那带黄橘子,以及( jí)一家人的祝福奔向远方( fāng)参加音乐考试,我就在暗( àn)暗的想:“小姑娘,好好去看( kàn)看外面的精彩世界,等你( nǐ)经历了风雨,也许有一天( tiān)你会选择再回来的。那个( gè)时候人生的选择就在你( nǐ)手里,那个时候你就会知( zhī)道:人生路从来不是直线( xiàn),而是螺旋上升的曲线,就( jiù)算你再回来也不是原点( diǎn)而是另外一个高度的这( zhè)里。我会像你的家人一样( yàng)祝福你、支持你的。”
最后,我( wǒ)觉得这个影片里的两首( shǒu)歌特别好听,一个是女主( zhǔ)喻延写的那首,电影里反( fǎn)复出现了跟多次,另一首( shǒu)就出现了一次,是她的男( nán)同学坐在音乐教室的钢( gāng)琴前独自弹奏的那首。我( wǒ)虽然早就过了17岁这个年( nián)龄了,但那种青春年华里( lǐ)历经风雨等待彩虹的心( xīn)境,我想人不管多大都是( shì)共通的吧?过两天打算好( hǎo)好找找这两首歌,歌词再( zài)重新认真读读。人啊,有时( shí)候需要给自己主动灌点( diǎn)正能量,才能继续前行,真( zhēn)的